綱 目
二 詩篇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啟示基督的一組詩,從祂的釘十字架,經過祂的牧養,說到祂來世的國度:
1 二十二篇是關於基督的死,祂的復活,以及在祂復活�所產生的許多弟兄,以形成祂的召會。
2 現今召會既已形成,我們就需要進入二十三篇的實際�;二十三篇是關於基督在祂的復活�作牧者;這要帶進新的復興,將我們引進國度時代。
3 二十四篇是關於基督在神的國�作要來的王。
貳 我們要完成神永遠的定旨,就必須藉著我們價值觀的改變,過奉獻的生活—太二三16∼26,撒上十六7,路十六15,九54∼56,彼前三4:
一 信徒正確的價值觀,可見於他們對基督和祂完滿救恩以下各方面的估計和評價:
1 對於主耶穌的估價—詩一一八22,彼前二4,7。
2 對於十字架之話的估價—林前一18。
3 對於神的國和神的義與人日用所需之間的估價—太六32∼33。
經 文
彼前二7 『所以祂在你們信的人是寶貴的,在那不信的人卻是「匠人所棄的石頭,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」。』
太六32∼33 『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急切尋求的,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。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』
晨興餧養
詩篇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啟示基督的一組詩,啟示祂從釘十字架到來世的君王職分。在二十二篇,我們看見基督的死,祂的復活,以及祂在復活�所產生的許多弟兄,以形成祂的召會。二十三篇是關於基督作牧者。今天這牧者是在祂的復活�。二十四篇是關於基督在神的國�作要來的王。因此,在這三篇詩�,有釘十字架的基督,復活的基督,產生召會的基督,作牧者並牧養祂羊群(召會)的基督,以及回來作王的基督。(詩篇生命讀經,一六九頁。)
每一個信主的人,都有一個特點,就是必定有一種價值觀的改變:從前所認為寶貝的,現在都不寶貝了;從前所不寶貝的,現在都寶貝了。…聖經…〔給我們〕看見一個基督人的價值觀是甚麼。以下我們舉幾個例子,給弟兄姊妹們看見價值觀的改變。
詩篇一百一十八篇二十二節說,『匠人所棄的石頭,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。』這是說到價值觀的改變。在匠人的看法�,有這麼一塊石頭是不可用的,所以丟掉它。這就是說,在猶太首領的眼�,基督乃是多餘的,因此就除滅祂。然而另有人在建造救恩的時候,就拿這被棄的石頭,來安作房角的頭塊石頭。…這樣的角石竟是猶太匠人所棄絕不用的,卻是神在祂救恩的建造�所寶貴的;這兩種價值的認定,是何等的不同。…從前…所認為不值錢的,現在反倒該看為值錢了。從前我們看祂不可靠,今天看祂可靠了。別人棄絕基督,但我們寶貝祂。(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,一九一至一九二頁。)
信息選讀
林前一章十八節說,『因為十字架的話,對那正在滅亡的人為愚拙,對我們正在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。』十字架原來是那滅亡的人所藐視,並且看為愚拙的;卻是得救的人所尊重,並且當作神的大能來接受的。這說出人…對十字架之價值的判定有何等的不同。人信主之前,看十字架是不中用的;但人信主之後,卻看十字架是神的大能,是可喜愛、可寶貝的。
一個人(特別是貧窮的人)信主以前,為著每天的日用之物,總是念念不忘。衣食的事,在世人之中總是最大的事,他自然也不例外;但他一信主之後,卻能轉而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。〔太六32∼33。〕我們信徒總要認識:人活在世上,沒有甚麼比神的國更寶貝。馬太十三章四十四節說,諸天的國好像寶貝藏在地�;人遇見了,就去變賣一切所有的,來買這地。這是指主發現諸天之國的寶貝,就捨了自己和所有的,去買這寶貝。主看見諸天的國是寶貝的。
人還沒有信主以前,即使生活艱難時,得著衣食之物還算容易,因為他的生活不與神的國發生關係,他可以撒謊,可以用不義的方法來得著生活的需用。但是他信了主之後,就進入一個新的領域;若是他還為著衣食撒謊,雖然仍能得著飯碗,卻會丟了神的國與神的義。另一面,他如果不撒謊,就他雖然能得著神的國與神的義,卻得丟掉飯碗。…衣食是為著身體的;但我們的身體活著,乃是為著神的國和神的義。所以作為信主的人,我們總歸是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。(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,一九三至一九四頁。)
參讀: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,第四十八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