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 目
1 這指明祂滿了憐憫;不論祂如何受到反對,祂都敞開憐憫和恩典的門。
2 今天,主的子民有些就像壓傷的蘆葦,不能吹出樂音;有些就像將殘的火把,不能發出亮光;然而,主耶穌不『折斷』受壓傷的人,也不『吹滅』像將殘之火把的人。
3 主耶穌要選擇一些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火把,並成全他們,使他們能在祂手中成為有用,以施行公理,至於得勝—20節。
五 作為耶和華的僕人,基督甘願受辱—賽五十6,太二六67。
六 作為耶和華的僕人,基督多受痛苦,被藐視,被人棄絕;祂不是一個享受和快樂的人,因為祂的人生是痛苦和憂患的人生—賽五三2∼3。
經 文
賽五十6 『人打我的背,我任他打;人拔我腮頰的鬍鬚,我由他拔;人辱我吐我,我並不掩面。』
五三6 『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;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。』
晨興餧養
在祂的人性�,祂不喧嚷,不揚聲,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。(賽四二2。)安靜乃指明一種得勝。一個人若被定罪並責罵,而仍維持安靜不爭辯,那就是得勝。我若不揚聲,那就是得勝。這種得勝乃是一個資格。…年輕人都想要自己的聲音給每一個人聽到。然而,以賽亞告訴我們,在基督的人性�,祂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。(以賽亞書生命讀經,四一九至四二○頁。)
信息選讀
『壓傷的蘆葦,祂不折斷;將殘的火把,祂不吹滅,直到祂施行公理,至於得勝。』〔太十二20。〕作為耶和華的僕人,基督不折斷壓傷的蘆葦,不吹滅將殘的火把。這指明當祂被棄絕並反對時,仍然滿了憐憫。反對祂的人就像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火把,但主耶穌對他們仍滿了憐憫。…甚至那些成了壓傷蘆葦的,祂也不折斷;那些成了冒煙火把的,祂也不吹滅。反之,祂仍願向他們眾人敞開憐憫和恩典的門。
作為富於憐憫的耶和華的僕人,祂要使用一些像壓傷蘆葦和將殘火把的人,以施行公理,至於得勝。如果我們以為除了我們自己之外,沒有一個人有用處,我們就不能執行主的工作。主要選擇一些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火把。祂要成全他們,使他們能在主手中成為有用,以施行公理,至於得勝。不論祂如何受反對,祂這耶和華的僕人,仍是富於憐憫的。(新約總論第九冊,五四至五五頁。)
以賽亞四十九章七節說,『以色列的救贖主,他的聖者耶和華,對那被人所藐視、本國所憎惡、統治者所奴役的,如此說。』按照這節,主耶穌是被人所藐視,本國所憎惡,…被統治者擄獲為奴的人。主是被統治者所俘擄、拘禁為奴的。(馬可福音生命讀經,一三頁。)
基督也是一位受人藐視並棄絕的憂患之人。(賽五三3,詩二二6∼7,路二二28,二三11,太二七39。)祂不是一位富有享受、快樂、或蒙福氣的人。我們來看以賽亞五十三章,詩篇二十二篇,路加二十二、二十三章,和馬太二十七章,就看見一幅基督是受藐視的憂患之人的圖畫。
以賽亞五十章六節豫言基督是甘願受辱者:『人打我的背,我任他打;人拔我腮頰的鬍鬚,我由他拔;人辱我吐我,我並不掩面。』這話應驗在馬太二十六章六十七節:『他們吐唾沫在祂臉上,用拳頭打祂,也有用手掌打祂的。』
按詩篇六十九篇九節下半,辱罵神之人的辱罵,都落在基督身上:『辱罵你之人的辱罵,都落在我身上。』基督不僅為我們受苦,甚至也為神受苦。祂作神的代替來受苦,那辱罵神之人的辱罵,都落在祂身上。因此,基督不僅是我們的代替,擔當我們的難處;也是神的代替,擔當神的難處。在羅馬十五章三節,保羅引用詩篇六十九篇九節下半的豫言,以鼓勵聖徒擔當別人的難處,正如基督擔當神的難處一樣。
你若思考…關於基督在舊約豫言應驗�的身位,你就會看見一幅基督是誰,以及祂是甚麼的圖畫。這一切事都與基督來將神分賜到祂所揀選之人的�面有關。舊約�所豫言,並新約�所應驗基督身位的每一面,都是為著這目的。(新約總論第二冊,一八四至一八五頁。)
參讀:馬太福音生命讀經,第二十四、七十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