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 目
四 基督進入死水中,被我們所傷,並為我們的過犯受創,將祂的生命分泌在我們�面,把我們作成珍珠,為著神永遠彰顯的建造—賽五三5,啟二一21,約十九34。
陸 『祂將命傾倒,以至於死,且被算在罪犯之中;惟獨祂擔當多人的罪,又為罪犯代求』—賽五三12下:
一 人、神和基督,都參與了基督的釘十字架;人所作的是殺害,殺死,(徒七52,)但神乃是施行合法的審判,以基督為合法的代替者將祂殺死,使基督能為罪人完成代替的死。(賽五三6下,10上。)
二 不僅如此,基督自己也甘願作這樣的祭;祂使自己成為那祭,(10中,)並且為此將命傾倒。(約十17∼18,來九14。)
三 當基督釘在十字架上時,祂被算在罪犯之中,又為罪犯代求—路二三32∼34上,參來七25:
1 祂就著罪犯的邪惡,就是他們無知的結果,為他們代求;祂禱告,使這過犯蒙神赦免。
2 司提反為逼迫他的人禱告,和他所愛、所活的主一樣—徒七60。
經 文
約十九34 『惟有一個兵用槍扎祂的肋旁,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。』
賽五三12 『…因為祂將命傾倒,以至於死,且被算在罪犯之中;惟獨祂擔當多人的罪,又為罪犯代求。』
路二三34 『當下耶穌說,父阿,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…。』
晨興餧養
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一節告訴我們,新耶路撒冷的十二個門是十二顆珍珠。珍珠不是出於創造或製造,乃是蚌所產生的。珍珠的產生是出於生機,正如果實不是出於製造或創造,乃是樹木生機的產品。蚌產生珍珠的經過十分有意義。珍珠產自死水中的蚌。當蚌被砂粒—小石子—所傷,就分泌生命的汁液包裹砂粒,使其成為寶貴的珍珠。
在這寓意�,我們需要看見基督之死的說明。蚌描繪出基督這位永活者進到死水中,為我們所傷,就分泌祂的生命包裹我們,使我們成為寶貴的珍珠,好被建造成為神永遠的住處和彰顯。(神新約的經綸,四○八至四○九頁。)
信息選讀
以賽亞五十三章十二節下半說,基督將命傾倒,以至於死。『命』,直譯是『魂』。因此,主是將祂的魂傾倒,以至於死。這與主在約翰十章十七至十八節的話相符:『我將命捨去,好再取回來。沒有人奪我的命去,是我自己捨的。我有權柄捨了,也有權柄再取回來;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。』在主的死�,祂將命捨了;在祂的復活�,祂再取回來。
基督將祂屬人的生命傾倒作為供物。每一種供物,若是一個犧牲,就必須被殺,血必須流出…,然後纔能成為神所悅納的供物。在祂的死�,基督就是這樣將命傾倒出來了。
到目前為止,我們能看見在基督的釘十字架�,人作了一些事,神作了一些事,基督自己也作了一些事。沒有這三方任何一方的參與,基督的釘十字架就無法完成。人所作的是殺害,但神乃是施行合法的審判,以祂為合法的代替者將祂殺死,使祂可以為祂所代死的人完成一個代替的死。不僅如此,祂自己也甘願作這樣的供物。祂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供物,祂也為著這個目的將命傾倒。
按照以賽亞五十三章十二節下半,當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,祂被算在罪犯之中,(路二三32∼33,)又為罪犯代求。(34上。)基督被釘在兩個強盜之間,…因此,祂被算在罪犯之中。…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時候,不僅為祂的同伴,那兩個在祂旁邊的罪犯代求,更為那些殺害祂的人代求。祂為罪犯禱告。(以賽亞書生命讀經,五○○至五○一、四九五頁。)
基督與兩個罪犯一同被處死,這事實指明羅馬當權者認為祂是罪犯。這是在神的主宰之下作的,使以賽亞關於基督被處死的豫言得以應驗。
以賽亞五十三章十二節豫言,基督要『為罪犯代求』。按路加二十三章三十四節,就是這豫言的應驗,耶穌說,『父阿,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。』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,為罪犯代求,主要是為猶太人。祂就著罪犯的邪惡,就是他們無知的結果,為他們代求;祂禱告,使這過犯蒙神赦免。(新約總論第二冊,一九二至一九三頁。)
〔在行傳七章六十節〕司提反為逼迫他的人禱告,和他所愛、所活的主一樣。(路二三34。)(聖經恢復本,徒七60第一註。)
參讀:神新約的經綸,第三十三章;新約總論,第三十六至三十七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