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

晨興聖言─詩篇結晶讀經(三)(13-3)

 詩篇結晶讀經(三)


 第十三週 基督作我們獨一的業分和愛慕
      需要得著正確的珍賞並高舉


週 三                


綱 目 (週三、週四)

貳 詩篇七十三篇是論到尋求神之聖民的苦難,並揭示神(基督)乃是我們獨一的業分和愛慕—林前一2:

一 詩篇七十三篇二至十六節記載尋求神之詩人的受苦以及困惑:

1 詩人因惡人興旺的光景,幾乎絆跌—2∼3節。

2 詩人說他徒然潔淨了他的心,並且終日遭災難—13∼14節。

3 詩人若將自己的光景告訴別人,別人就會絆跌—15節。

4 詩人越思想自己的光景,越想要明白這事,就越困擾、困惑—16節。

二 藉著在神的聖所�所得的啟示,詩人對那困擾並困惑的光景,得著了解答—17∼28節:

1 在神的聖所,我們能得著所需要的啟示—利二四2∼4,但二17∼23,參五12,14。

2 神的聖所是在我們靈�並在召會中—林前三16,弗二22。

3 我們進入神的聖所,乃是藉著操練我們的靈並活在召會中—提前四7,三15。

4 我們一在聖所�,就是在靈�並在召會中,就會有另一種看法,有特別的領會—詩七三17∼20:

a 聖經�有些祕密,是我們進入這雙重的聖所後,纔有了認識的;我們的靈是個人的聖所,而召會是團體的聖所。

b 神的道路乃是在聖所中給人知道;我們運用我們的靈,並活在召會�,神的道路對我們就清楚了—七七13。

三 詩篇七十三篇二十五至二十六節,乃是在神的聖所�給受苦並尋求之聖民的啟示:

1 『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誰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』—25節:

a 二十五節啟示,單純尋求神的人以神作他在天上惟一的產業,在地上獨一的愛慕:

(一) 神是詩人獨一的目標;詩人除了神並得著神以外,不在意任何事物。

(二) 在這事上,保羅和詩人一樣,將萬事看作糞土,為要贏得基督—腓三8。

經 文

詩七三16∼17 『我思索要明白這事,眼看實係為難;等我進了神的聖所,我纔看清他們的結局。』

  25∼26 『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誰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。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,但神是我心�的磐石,又是我的業分,直到永遠。』

晨興餧養

詩篇七十三篇一節告訴我們,神善待那些清心的人。清心就是以神作我們惟一的目標和標的。毫無疑問,這�的詩人就是這樣的人。

二至十六節記載尋求神之詩人的受苦和困惑。二節說,『至於我,我的腳幾乎失閃;我的腳步險些滑跌。』這指明詩人因著惡人興旺而幾乎絆跌。(3∼12。)一篇說,惡人不得興旺;但這�詩人因看見常享安逸、積聚財寶之惡人(七三12)的興旺而感困惑。詩人繼續說,他徒然潔淨了他的心,他終日遭災難,每早晨受懲治。(13∼14。)一篇說,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;但在七十三篇,我們看見遵守律法的卻遭災難。在十五節詩人繼續說,『我若說,我要這樣講;看哪,我就是對你這一代的眾子不忠了。』這虔誠尋求神的人在受苦,但他若將自己的光景告訴別人,別人就會絆跌,並且會說,『凡遵守律法的必興旺。』然而這�有一個人遵守律法,卻一點也不興旺。因此在下一節詩人告訴我們,他很迷惑:『我思索要明白這事,眼看實係為難。』這是一句很重的話。詩人越思想這情況,就越困擾、困惑。(詩篇生命讀經,四三三至四三四頁。)

信息選讀

在十七至二十八節,我們看見詩人在神的聖所�得著了解答。…今天神的聖所在那�?首先,神的聖所,祂的居所,是在我們靈�;第二,神的聖所乃是召會。因此,我們要進入神的聖所,就需要轉向我們的靈,並參加召會的聚會。我們一在聖所�—在靈�並在召會中,就會對惡人的情形有另一種看法,有特別的領會。

詩人進了神的聖所,就能看清惡人被安在滑地,掉在荒廢之中。(18。)這使詩人說,『他們轉眼之間,成了何等的荒涼!他們被驚恐滅盡了。人睡醒了怎樣看夢,主阿,你醒了,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。』(19∼20。)

二十五節啟示,單純尋求神的人以神作他在天上惟一的產業,在地上獨一的愛慕。神是詩人獨一的目標;詩人除了神並得著神以外,不在意任何事物。在這事上,保羅也是這樣。保羅在腓立比三章八節說,他將萬事看作糞土,為要贏得基督。詩篇七十三篇末了有這樣的話:『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,但神是我心�的磐石,又是我的業分,直到永遠。』(26。)這�詩人得到關於他受苦和惡人興旺之問題的解答。不在意神的人也許贏得許多事物,並且似乎也興旺。然而,在意神的人會受神限制,甚至被神剝奪許多事物。…這正是約伯所遭遇的。

〔詩篇七十七篇說到,〕神的道路隱藏在海中,祂的路徑在大水中,祂的腳蹤無人知道;(19;)但祂的道路卻啟示在祂的聖所中。(13。)這�的思想與七十三篇的類似,那�詩人因著惡人興旺和尋求之聖民受苦而困惑,說,『我思索要明白這事,眼看實係為難;等我進了神的聖所,我纔看清他們的結局。』(16∼17。)在聖所中,詩人對這情況有了清楚的眼光。(詩篇生命讀經,四三五至四三六、四四三頁。)

參讀:詩篇生命讀經,第三十一篇。


Copyright © 臺灣福音書房.電子報服事
取消訂閱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