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 目
七 河使百物得活—9節上:
1 河水所到之處,百物都必生活,且滿了生命。
2 河流產生樹木、魚和牲畜—7,9∼10,12節。
八 河滋潤曠野,並醫治死海—8節:
1 河滋潤乾焦之地並醫治死水。
2 這滋潤和醫治的目的是為著產生生命。
九 河無法醫治泥濘之地與窪濕之處—11節:
1 泥濘之地或窪濕之處是中立地帶,半路涼亭,妥協和不冷不熱之處—參啟三15∼16。
2 為著生命的流並為著召會生活,我們必須絕對。
3 『你若在主的恢復中,就要絕對在主的恢復中,不要在半路涼亭。…主耶穌渴望並要求絕對。…因著絕對,我們就會在流中,這流不是涓涓細流,乃是可洑的河。這樣,河水所到之處,百物都必生活。』(以西結書生命讀經,三八二至三八三頁。)
經 文
結四七9∼11 『這河所到之處,凡滋生有生命的動物都必生活,並且這水到了那�,就有極多的魚。海水得了醫治,並且這河所到之處,百物都必生活。必有漁夫站在海邊,從隱基底直到隱以革蓮,都作曬網之處。…只是泥濘之地與窪濕之處不得治好,必留為鹽地。』
晨興餧養
河水所到之處,百物都必生活,且滿了生命。(結四七9。)這河乃是生命的河,惟有生命能使百物得活。
在這流�,必生長樹木,每月結出佳美、可口的果子。(12。)這水也帶來極多的魚。(9。)隱基底和隱以革蓮這兩城的名字,(10,)含示牲畜。隱基底的意思是『山羊羔的泉源』;隱以革蓮的意思是『二牛犢的泉源』。這些泉源乃是給年幼的牲畜,就是給山羊羔、牛犢的。從這一切我們看見,河流產生樹木、魚和牲畜。
隨著河的流,也有漁夫。(10。)打魚表徵人數擴增。在你所在的地方召會,一年過一年人數若沒有擴增,這表示沒有打魚,而沒有打魚表示沒有水流。我們若要打魚,就必須有水流。我們需要有曬網和撒網之處。我們需要打魚,好使人數擴增。(以西結書生命讀經,三七九至三八○頁。)
信息選讀
以西結四十七章八節說,這河流向東海。根據地圖,東海就是鹽海或死海。藉著從神殿中流出的河,死海的鹽水要得著醫治。這意思是說,死亡要被生命吞滅。當地方召會中生命的流豐富且深廣時,許多死亡就要被生命吞滅。然而,一個召會中若沒有水流,那個召會就要成為『死海』,滿了鹽。但若有河的流,死就要被生命吞滅,『死海』就要活過來。
雖然死海和乾地能活過來,死也能被生命吞滅,但窪濕之處卻不得治好。(11。)窪濕之處既不是乾地,也不是流水之處。窪濕之處乃是半泥半水,既不濕也不乾。窪濕之處表徵一種充滿妥協的光景。這意思是說,無論那�有妥協的光景,那�就是窪濕之處。我們絕不該與任何『窪濕之處』有牽連。
我們對召會的立場必須是絕對的。你若站在宗派�,就該絕對的站住。…你若站在召會的立場上,你就必須絕對的站住。你應當或冷或熱,而不該像溫水。像溫水就是在窪濕之處。你若放棄宗派和自由團體,卻又不絕對的為著召會的立場,你就是在窪濕之處。一個人可能在召會生活中,卻不是絕對的。這樣的人乃是窪濕之處。
你若在主的恢復中,就要絕對在主的恢復中,不要在半路涼亭。要完全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。你若停在半途,就會成為窪濕之處,不會有任何水流,甚至沒有細流。你所有的水只彀使你成為『泥濘』。你會成為窪濕之處,而窪濕之處不得治好。我在主恢復的年日中,從未看見窪濕之處得治好的。
主耶穌在啟示錄二十二章十一節說,『行不義的,叫他仍舊行不義;污穢的,叫他仍舊行污穢;義的,叫他仍舊行義;聖別的,叫他仍舊聖別。』這�我們看見,主耶穌渴望並要求絕對。我們必須學習絕對。因著絕對,我們就會在流中,這流不是涓涓細流,乃是可洑的河。這樣,河水所到之處,百物都必生活。(以西結書生命讀經,三八○至三八三頁。)
參讀:以西結書生命讀經,第二十六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