綱 目
二 詩篇啟示召會是神的殿的許多方面,如:
1 神的居所—六八18,八四1。
2 立場,場地—二四3,六八16,七六2。
3 根基—八七1。
4 神的同在,就是神的榮耀,所在之處—二六8,二七4,二九9。
5 啟示之處—七三17。
6 聖徒的願望—八四2,10。
7 殿的可愛—1節。
8 我們被栽植、發旺、結果子之處—九二13∼14。
9 泉源之處—八七7。
10 敬拜之處—九九9。
11 神作我們業分之處—七三26。
12 我們與神調和之處—九二10。
經 文
詩二七4 『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華,我仍要尋求;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瞻仰祂的榮美,在祂的殿�求問。』
八四1 『萬軍之耶和華阿,你的居所何等可愛!』
晨興餧養
主要恢復地,就是現今被仇敵篡奪的地。祕訣是在詩篇二十四篇。地是屬於主的,所以祂對地有主權。祂藉著『山』來實現這主權。山是主恢復地的關鍵和踏腳石。這座山上有殿,殿是由眾弟兄建造的。眾弟兄是藉著基督的復活產生出來的,而復活來自祂的釘死。祂在釘十字架之前,在地上經過奇妙的人生,這人生來自祂的成為肉體。因此這一切主要的步驟都為神來恢復地鋪路:第八篇有祂的成為肉體,十六篇有祂的人性生活,二十二篇有祂的釘十字架和復活(第二篇、八篇、十六篇也題起或含示祂的復活),二十二篇有祂的眾弟兄,二十三篇有祂的殿,最終二十四篇有地上的山。(詩篇中所啟示並豫表的基督與召會,六四至六五頁。)
信息選讀
卷一(詩篇第一至四十一篇)的要點乃是:神的心意是要那些尋求神的聖徒從律法轉向基督,使他們能享受神的殿。我相信現在我們都已經轉向基督了。…聖徒…藉著基督,經歷並享受神,特別是在神的殿和神的城中。
第一篇的主題是律法,但在第二篇,主題立刻從律法轉向基督。阿利路亞!從第二篇開始,…〔有〕六篇基督的詩,結束於二十四篇。但無論我們多麼珍賞基督的寶貴,我們必須看見基督並不是總結。基督是為著殿,基督是為著召會。在馬太十六章,彼得藉著父的啟示看見了基督,主立刻將他的注意力引向召會:『我還告訴你,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。』(18。)詩篇首先有律法,這是按著聖徒屬人、天然、宗教的觀念;但神使聖徒轉向基督。然後有第二篇、八篇、十六篇、二十二篇、二十三篇、二十四篇,將基督啟示出來,描繪出來,並且詳加說明。這些詩篇論到基督的寶貴,我們必須一讀再讀。但第二至二十四篇這一段,很少題起殿。這些詩篇的確題到殿,(見五7,十一4,十八6,)但沒有加以強調。這幾處題到殿的經文只是說到進入祂的殿,在神的殿中讚美神,在殿中禱告蒙了垂聽。但二十四篇之後,從二十五至四十一篇,殿就更豐富的表明出來了。這十七篇詩不常題到基督,卻一再強調殿。這一段主要的事物是殿,其中一再的題到殿。哦,殿,殿,為著享受神!這一段有美妙的一節:『你們要嘗嘗,便知道耶和華是美善的。』(三四8。)但我們到那�纔能嘗到主?在殿�!我們惟有在殿�纔能嘗到神。
在第一篇,律法是一切。但那靈立刻將主題轉向基督。然後第二至二十四篇,將基督豐富而著重的陳明出來。但甚至這些詩篇,也還沒有完全棄置律法。然而到了二十五至四十一篇,就很不容易找到一節與律法有關的經文。我一節也找不到。律法是在第一篇,但在第二至二十四篇,基督成了主角,律法漸漸消失了。然後在二十五至四十一篇,律法結束了,神的殿成為主角。我們已從律法轉向基督,基督就帶我們進入殿中。…為著神的殿,阿利路亞!(詩篇中所啟示並豫表的基督與召會,六五至六七頁。)
參讀:詩篇生命讀經,第十二篇;詩篇中所啟示並豫表的基督與召會,第六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