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 三

經 文
羅八22∼23 『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,一同受生產之苦,直到如今。不但如此,就是我們這有那靈作初熟果子的,也是自己�面歎息,熱切等待兒子的名分,就是我們的身體得贖。』
約十一25 『耶穌…說,我是復活,我是生命;信入我的人,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。』
晨興餧養
小申言者書中所啟示的復興,可以應用到家庭、召會、國家、全人類、甚至整個宇宙。原則上,地上的每件事和每個人,都在何西阿六章二節所說兩天的荒涼�。
自從人墮落後,一切受造之物�面,都有復興的渴望。羅馬八章二十至二十二節論到這事說,『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,不是自己願意的,乃是因那叫牠服的,指望著受造之物自己,也要從敗壞的奴役得著釋放,得享神兒女之榮耀的自由。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,一同受生產之苦,直到如今。』因著亞當的墮落,敗壞、奴役、和死亡就進到一切受造之物中。今天萬物都在朽壞並在敗壞的奴役之下。在這奴役下的萬物,都渴望得著復興。(瑪拉基書生命讀經,五一九頁。)
信息選讀
人的墮落帶進敗壞,隨著敗壞就有奴役。因著這個敗壞和奴役,到處都需要復興,需要恢復。這需要只能藉著基督並在基督�纔能滿足。基督在第三天復活;而祂這位在復活中是靈的基督,乃是第三天復活的實際。因此,基督就是一切受造之物所渴望之復興的元素。敗壞和荒涼只能被基督的復活所吞滅。
不信者和信徒同樣都渴望復興,渴望有一個新的開始。每個人都想要新的東西;只有基督是更新的因素,惟有這位在第三日復活的基督是更新的能力。對全宇宙和全人類來說,基督是第三日的實際。
當我們接受基督時,就接受祂作那本身就是復活的一位。(約十一25。)我們接受祂以後,在我們的為人生活中立即就有一個新的開始,那個新的開始就是復興。但後來我們又進到荒涼的狀態,因此需要另一個復興。這荒涼後復興,復興後荒涼的循環一直在重複著。
得著我們所需復興的路,乃是藉著悔改以及承認我們的罪、失敗和黑暗,而接觸基督。藉此我們就從兩天的荒涼被帶到第三天的復活。每當我們在荒涼時,就需要這樣的復興。我們需要來到第三天;第三天不是別的,乃是復活之基督的人位帶著復興的實際。此外,我們有三一神作為終極完成、包羅萬有、賜生命之靈的澆灌,我們的靈就被激動而有所回應。
當我們的靈被激動起來,回應那靈的澆灌時,我們就享受基督,不只作復活者,也作全人類所羨慕的一位。祂是人類惟一的需要。每個人,無論是信徒或不信者,都羨慕基督。
我們所羨慕的基督已經立了新約,並且祂作為新約的保證,現今正在執行這約。藉著這約,神已經將自己作為我們在基督�該得的分,分給了我們;這基督是公義的日頭,其翅膀有醫治之能。沒有祂,我們就有黑暗和不義;有了祂,凡事就都有光明和公義。(瑪拉基書生命讀經,五一九至五二一頁。)
參讀:歷代志生命讀經,第二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